首页

深圳TS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8 13:52:35 作者:生态环境部: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浏览量:84192

  中新网5月27日电 5月27日,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完善园区和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方面,生态环境部主要有以下举措。

5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王志斌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这是推动降碳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2023年12月,发布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将天津经开区、宜兴经开区等国家级经开区纳入其中。试点园区立足主导产业特色,探索开展园区碳排放统计核算,研究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为构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系统部署了23项重点任务。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生态环境部推动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初步构建了以统计数据为主,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层面数据为辅的数据收集机制,提升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2015-2021年时间序列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初步完成了2022年清单的编制,同时正在修订《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在行业企业层面,按照集中编制、集中协调、集中审核的原则,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共同推动研制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发布了9项行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需求,生态环境部正稳步有序推进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技术规范的研究,先后制修订发布了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核算与核查指南等8项全国碳市场技术规范,建立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并持续优化相关功能,提升了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产品层面,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同时着手研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的相关规范。正式发布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填补了国内因子数据的空白。正在开展煤、油、气等其他基础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通用碳足迹因子研究。

  此外,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今年1月,正式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首次发布了297个排放因子,大幅提升了我国碳排放因子本地化水平。同时,还在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为经开区和区内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支撑。

  接下来,生态环境部会加快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健全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发布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还将组织开展企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足迹管理能力。并且持续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进一步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湖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戴道晋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粤曲是用广州方言(粤语)演唱的汉族传统曲艺,是广东地区最大的地方曲种。粤曲重唱功,讲究声腔艺术,音乐性强,曲调优美,曲牌板式极为丰富,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凡粤方言区及有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均有粤曲的演唱。

北京纪实影视周重要活动—-科普视听创作者大会在京举行

北京中轴线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空间。2016年,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太和论坛,来自希腊、埃及、印度等多个文明古国的近50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太和宣言》,旨在促进人类文明保护与发展。太和论坛已举办六届,为世界提供了文化遗产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申遗成功后,我相信,类似的合作交流会越来越多。

从中国两会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具体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

本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10〕53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同时废止。

互联网之“光”,是一道什么“光”?

佛山3月22日电 (程景伟 冯珍娜 夏敏)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广东省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22日在佛山市禅城区智城学校举行。活动现场,广东省结核病防治“双万双联”健康促进行动正式启动。

中央社会工作部:努力实现良好开局 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且末县沙漠面积超过其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沙漠与县城仅一条车尔臣河之隔。为了阻挡沙漠对绿洲的侵袭,1998年,且末县成立防风治沙工作站,在车尔臣河以东沙漠边缘探索防沙治沙的生态治理之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